关于开展“一院一品”体美劳特色育人项目申报的通知

浏览:10次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8日

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衢州学院非遗进校·三育融通实施方案》,有力推动各教学单位构建五育并举、融合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新时代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体美劳工作项目化、品牌化和持续化建设,学校决定开展“一学院一品牌”(以下简称一院一品体美劳特色育人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内容

教学单位在立足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结合“非遗进校·三育融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与学科专业建设契合度高、与校园文化融合性强的“一院一品”体美劳特色育人项目。高度凝练和整合各方资源,争取在建设“一院一品”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构建体美劳工作长效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建设目标

1.组织领导有序。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深入开展工作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贴近学生需求,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精心谋划,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创建活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本单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科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凸显育人特色。

2.育人功能显著。项目应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符合时代精神,富有一定的实践成效和创新性,通过品牌创建,构建和完善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新格局,充分体现体美劳工作的高阶性、融通性和特色性。

3.品牌效应突出。品牌的创建要有思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形成典型性经验和长效工作机制,具有较强的品牌传播力,在学院网站或其他新媒体平台上创设一院一品专栏,对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品牌影响力。

4.参与覆盖面广。品牌应立足学院师生或兄弟学院相关师生,参与度高,覆盖面广,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适性,可整合、探索建立多方力量,协同创建。

5.改革成效明显。系统化设计品牌内容,结合培养方案修订及落实,有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结题验收标准

1.结合非遗进校等,依托学科专业特色,丰富体美劳教育资源,打造1门及以上影响力大、特色鲜明的体美劳课程,以实现一院一品的体美劳特色育人品牌

2.按期基本完成项目申请书中确定的项目计划内容,并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成果。

3.项目重视改革创新的实践效果,理论结合实际,注重科学性和实践性,围绕本通知五大建设目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及显著成效。

4.认真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活动图片、视频资料与宣传报道等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总结推广项目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实践创新成果或其他创新成果。

5.鼓励特色化多样化的成果,成果要与项目内容相关,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1文化活动类:开展品牌建设活动3次及以上

2教改论文类:公开出版的与项目相关的教学改革论文(需注明该项目资助)

3教研项目类:申报获批的省级及以上教改项目

4教材报告类:教材(含实训教材)等

5育人资源类:视频、资源库、软件、案例集等

6宣传报道类:校内外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10次及以上。

7实践基地类:与相关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并共同开展项目相关实践活动

8聘请导师类:聘请非遗传承人等为校导师并开展项目相关活动建立导师+项目+团队工作室开展相关工作。

9研究报告类:形成体美劳特色育人的研究报告,凝练体制机制,要求3000字及以上。

10其他成果类:教学成果奖、教学竞赛、指导学生竞赛等。

成果应包括以上类别中的2类及以上。

四、申报要求

项目负责人须为我校在编在岗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能够承担一院一品”体美劳特色育人项目的实际组织和指导者的责任。参与人员要确保有能力、有精力承担该项目的工作。

五、项目类型及数量

教学单位择优申报1项,共计10项左右。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其中重点项目5项。

六、建设周期与经费支持

项目建设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项目立项一年后教务处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考核经费一次性下达所在单位在经费方面应适当予以配套。项目负责人应根据学校财务相关规定规范使用经费。

七、实施步骤

1.项目申报。各教学单位对照学校一院一品体美劳特色项目的建设内容及目标,根据现有工作基础,确定本单位申报项目,并于将项目申报书(附件1)的word版及签字盖章PDF版于129日前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廖文娟。逾期不予受理,不接受个人申报。

2.评审立项。经教务处审核,根据评审专家组意见确定最终项目立项名单及类型。

3.过程培育。各教学单位按照申报方案开展活动,学校适时对各教学单位项目的推进实施情况进行过程检查,一年后教务处对项目推进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考核。

4.持续发展。各教学单位持续深入创新项目建设,不断丰富一院一品的品牌内涵。对建设内容进行梳理提炼,挖掘涌现出的有效实践和创新做法,形成可以推广、复制的工作成果,并在学校积极推广运用,带动学校体美劳工作整体提升。两年建设期满后教务处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

八、联系方式

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联系人:廖文娟,电话:0570-8025626

附件1:衢州学院“一院一品”体美劳特色育人项目申报书.docx

                              衢州学院教务处

20241128